本报讯(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越)“自7月中旬实施‘共富扬帆梦想启航慈善项目’至今,项目总投资5万元,已助困、助医、助学困难群众18人。”9月14日,西区河门口街道党工委书记谷伟表示,该街道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切入口,精细化治理服务为抓手,统筹慈善资源,汇聚慈善力量,以“小举措”做“大文章”,让幸福在居民们的“家门口”升级。
今年以来,河门口街道聚焦“善举”,夯实为民服务基础。通过搭建群众慈善需求收集、资源链接平台,集中规划和实施项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围绕基础设施补短板,为老旧小区漏水房屋增设排水管道16米,安装集中充电区域遮雨棚3处60余平方米以及爱心座椅15张、路灯2盏,增设背街小巷灯带280米。修建摩托车爱心驿站1处,为辖区老年活动区域及过道安装扶手42米。开展慈善共富专场招聘会1场,促使23人成功就业;实施“长者餐厅”助餐服务项目,每日为20余名困难老人提供助餐补贴。
实行“善治”,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围绕物业管理、邻里关系、家庭纠纷等问题,在“三说会堂”五说机制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基础上,探索以“慈善帮扶”为驱动的化解新路径,助力基层治理发展新局面。将慈善项目管理纳入街道、社区“三重一大”决策事项范围,按照项目议定、请示、实施、评估等流程,使用“社区慈善共富基金”帮扶辖区弱势群体63人次,帮扶金额7万余元。依托“线上调”“随手调”等模式,成功调处各类问题矛盾390余件,调解率达100%。开展辖区电梯加装、燃气管网改造等群体性矛盾纠纷调解11次,完成历史遗留问题矛盾纠纷案件调解7起。
汇聚“善行”,持续壮大治理能量。通过拓宽慈善参与途径,激发社会治理活力,引导企业、商户、志愿队伍常态化参与慈善活动,为慈善共富助力基层治理添砖加瓦。该街道以慈善共富基金为依托,创新推行“捐款+捐物+捐服务+捐场地”多样化捐赠模式。目前,通过举行集中捐赠、新媒体推介、挂牌慈善共富企业(商户)等方式,收到捐款216笔31.5万元。争取市工商联支持,为15户特别困难家庭落实价值3万元的太阳能热水器、电磁炉等生活物品,收到爱心商户捐赠的价值1000元的米、油等日用品;成立理发、医疗救助志愿者队伍,捐赠服务5次惠及15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