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晓梅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越 特约通讯员 余星妮)近日,大宝鼎街道沿江社区工作人员一大早在辖区巡查时,发现不同区域的居民楼周边好几棵大树被风吹倒,树枝散落一地,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工作人员一边通知周边居民注意出行安全,远离倒塌树木;另一边迅速联系街道和企业应急队伍赶到现场,合力对倒伏的树干、树枝进行了处理,消除了安全隐患。“谢谢社区和工作人员们,遇到事情及时帮我们处理,生活在这个社区,我们感到很幸福。”居民吴小平开心地说。
大宝鼎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街道紧扣中央社工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建设机遇,将抓经济、促项目、优服务作为核心任务,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全力构建“政府+企业+社区”三方协同联动格局,凝聚起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为打造共富共美新矿区增添强劲助力。
据了解,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与项目优先并重,立足产业、环境、民生、文化等多维度长远谋划,布局小宝鼎专规项目14个,总投资约9亿元。目前,已投入800余万元用于老旧小区改造,切实解决了人行道狭窄、污水外溢、道路破损等困扰居民的难题。同时,积极争取省级城乡社区治理设施“补短板”资金、四川省养老服务业发展补助资金200余万元,整合国企资金500余万元投入矿区治理,完成树枝修剪、停车场及活动广场改造等,为矿区发展筑牢基础。
在社区经济发展上,街道秉持“资源盘活——产业培育——利益联结——民生反哺”的经营理念,以社区公司和公益组织为载体,积极拓展劳务服务、国有资产管理服务、光伏发电等产业链条。通过建立经营目标考核和收益分配机制,推动社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区经济组织成立以来,营收达60余万元,吸纳20余人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发放劳务费用约40万元。社区共富慈善基金按不低于公司年纯收益10%的比例计提,用于临时救助、社保补贴等帮扶,持续做大共富“蓄水池”,为社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服务优化领域,街道深入践行“五亲”工作法和三张清单工作机制,全覆盖走访老年家庭,梳理出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等6大类服务需求,建立“认亲”台账,覆盖1557户2960人,与695人次特殊群体“定亲”结对。通过常态化“探亲”服务,及时掌握群众动态需求,累计解决路灯安装、下水道疏通等民生诉求24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成投用,结束了小宝鼎社区无公办医疗机构的历史,截至目前累计接诊490余人次,居民获得感与幸福感明显提升,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速推进民生项目落地,完善基础设施,深化服务融合,织密养老便民网,探索“国企+社区+社会资本”模式,拓展增收渠道,健全收益分配,做强共富“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