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越)日前,记者从西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西区以农村集贸市场、小商店、校园周边等为重点区域,针对调味品、乳制品、肉制品等高风险食品品类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
农村食品市场存在的假劣伪劣问题会对群众健康和市场秩序造成严重危害,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务必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守好食品“进货关”“生产关”“卫生关”。日前,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辖区食品小作坊、食品现场制售负责人和有关食品监管人员等参加专门培训。
执法人员对食品小作坊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环境不达标、原材料采购未进货查验、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以及着装不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不规范、食品标识标签缺失、从事肉制品加工的小作坊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进行现场检查,并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和要求。同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四川省食品安全条例》《四川省食品小作坊管理办法》等进行了详细解读,并以近年来农村地区发生的典型食品违法案例进行以案说法。
西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强对食品小作坊的日常监管和指导,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定期组织“回头看”,确保培训内容落实到位、问题整改到位,切实守护好农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