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深化“四个互嵌”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本报讯(安琼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蓝 陈愉)在东区瓜子坪兰尖社区原点广场的一侧,立有几尊彝族马帮的铜像,“他们”牵着马、挑着扁担,仿佛在高山峡谷中艰难前行。这是当年攀西地区探矿、寻矿的场景,这是三线建设时期,各族群众在攀枝花汇聚,共同为攀枝花的发展建设踏石寻路的缩影,如今,攀枝花常住人口达121.8万人,有汉族、彝族、傈僳族等44个民族,在推动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我市深化“四个互嵌”,绘就了一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美画卷。

  围绕空间互嵌,我市推动小区、楼群、楼栋、单元嵌入式居住,着力构建“互嵌式”生活空间。在西区清香坪街道路南社区,依托社区民族广场周边现有设施,这里建设起了民族共建阵地,打造出“榴杨文韵”“榴香学堂”“抱榴客厅”“榴康食斋”4个多功能室,为辖区的各民族群众提供学习、教育、实践平台,在这里,居民开展义演、读书报、唱红歌、旗袍表演、宣传政策等活动50余次。目前,全市已建成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106个,各族群众在一起互学共融、共居共学、共同成长。

  围绕文化互嵌,我市推动保护传承“谈经古乐”等23项非遗项目,创作《火红年华》《金沙江上那座城》《雅砻江水天上来》等爆款文艺作品。在瓜子坪街道兰尖社区,“四个一”三线文化工程项目已悉数完成(即建设1个攀枝花城市原点广场、1个“兰尖故事”社区微型博物馆、“以小见大”以纪实形式撰写1本书籍《攀枝花开》、1个重走矿山路体验项目)。该社区以文化、活动等方式增强了各族群众“五个认同”,让老一辈艰苦奋斗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每个人心中得到传承与弘扬。据统计,全市已实现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文化服务阵地全覆盖。

  围绕就业互嵌,我市与凉山州、楚雄州等“中圈”市州联动,完善跨区域信息互通共享机制,联合举办大型招聘会,新增外地来攀就业人员1万人以上。构建“城市10分钟+农村20分钟”公共就业服务圈,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开展创业培训2641人次,推动各民族共建共享。

  围绕治理互嵌,我市率先发布全国首个《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暨人民调解中心建设和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建成四川省首个全市域“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推动各民族共事共乐。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社会动员专班和统战系统召开学习贯彻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精神专题会
~~~参加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报到
~~~
~~~——2024年攀枝花市工伤预防宣传综述
~~~
~~~
钒钛高新区:~~~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综合
   第04版:聚焦东区
2025年攀枝花市“两会”启幕
履职奋进 书写共同富裕试验区精彩篇章
满怀履职热情 怀揣发展良策
我市新春农民工服务保障专项行动启动
筑牢职工安全“防护网”
我市深化“四个互嵌”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我市出台加强社区力量“新政”
攀“高”逐“新”风正劲
习近平会见格林纳达总理米切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