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青霞
中午12点多钟,窗框像被人用手不停地推搡,开始“哐当哐当”作响,安雯知道,又起风了。
她望向窗外,楼下的大树羽翼飞扬,像酒意渐浓的仙客,衣袂飘飘。枝头的落叶像飒爽的旋舞者,从空中迅疾飘落。来自四面八方的它们,最终于地面济济一堂,追风,像浪潮一样漂流跌宕。随着它们“哗啦啦”的吟唱,尘埃乘虚而入……
他还在厨房洗碗,安雯半遮着眼睛小跑过去关窗。说时迟那时快,紧挨楼房的那棵大树,荡漾的枝叶像条条挥舞的鞭子,轻狂过来抽打玻璃窗,玻璃发出瓮声瓮气的惊叫。声音如此之大,安雯下意识退后几步,以至于窗台上的多肉小花似乎也跟着哆嗦了一回。
安雯倒也见怪不怪,来山城六年了,住在半山腰,她太熟悉这里的小高原气候了。每年从万物萌发的早春3月,风季就必然拉开序幕,一直持续到翠微遍城的5月尾,才宣告终结。这段时间,万物蓬勃生长,天气晴朗干燥,降水非常稀少,大风天气稀松平常,而且每每规律到中饭结束时段,风就如约而至。
只是片刻,安雯回转身,她拿了拖把将地板上的轻尘拖去,再用抹布把茶几擦拭干净,之后环抱双臂静静地伫立,越过阵阵来袭的枝叶,她眺望蓝天之下那些高低错落的山峦……
不知何时,渐渐地,她的眼神由山泉一样的清澈变得像云雾缭绕的湖面……而当新一轮落叶继续奋不顾身脱离枝头,窗前鸟群四散,那座黑乎乎、寸草不见的山一再显现,丝丝的担忧就从她额头升起、从眼里奔突……只听得一声长叹:唉!生的生、落的落!风季啊风季,你吹绿了青山,吹来了清凉,也吹来了火险!
知妻莫若夫。他并没有去惊动她,只是关切地悄悄站在离她不远的身后。他知道,她又回想起了那场山火,那个至今令她挥之不去的记忆……
那火,像发疯的怪兽!在夜幕的烟雾里,它野蛮地扩展着所有的爪牙收割成片山林。那肆无忌惮的阵势,似乎企图要把整座的山完全席卷在它通红的手腕之下……
是啊,距离山火收场已经近一年,但作为一名一线救火者的家人,那场熊熊的山火,那无法安眠的夜晚,那惊心动魄的32小时,仿佛依然在安雯眼前跳跃……
清晰记得,那是五一长假刚过,省城读中学的女儿已经返校。5月5日,那天正好是他的生日。下午,安雯炖了新鲜的砂锅菌子土鸡,又炒了一小盘回锅肉和一碟农家小炒,再凉拌一份洋葱木耳和一份酸辣黄瓜丝。冒着香气的饭菜端上桌,准备为他庆祝生日。但未及开吃,手机铃声骤然响起,他放下刚刚拿起的筷子接听,电话那头传来急切的声音,安雯依稀辨识出,18时30分,后山发生了一处火情,借助风季的风力,山火范围还在持续扩大,市委市政府号召各方支援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到位。
安雯知道,炙热的五月,小高原尽管进入了风季与旱季的尾声,但不安分的风依然天天来袭,加之气候仍旧干燥,大风与干燥结伴而行,此时也是凤凰花红遍山城的美丽时节,大街小巷红云当头,熙熙攘攘的游人往往接踵而至,赶着时间脚步,似乎有意无意,山火偶尔也会来凑热闹,以至于无论序幕还是尾声,无可避免都会成为高火险时节。
其实早在从上年进入旱季起始,老天就几乎滴雨未落,市区及周边区县艳阳高照,空气十分干燥,境内的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水位下降,加上林木枝叶新陈代谢,生的生、落的落,满山枯落与风季的风并驾齐驱,防火责任压力山大,让人不敢有丝毫喘息的机会。
看着接电话的他神情严峻,安雯不由自主地站起身,一丝不安划过她的心头,她知道,火情就是命令,火场就是战场。果然,压掉电话,他疾风一样走进卧室,刹那穿好行装出来,一只手拿着腰带,另一只手已将迷彩帽戴好。来不及和安雯打声招呼,“腾腾腾”的脚步就飞奔到楼下。
安雯从门口赶向窗口,分秒之间,身着迷彩服的队伍点名集结完毕,之后迅速登车出发。待车子绝尘而去,安雯这才发现,不知道太紧张还是太热的原因,鬓角渗出的汗珠,沿着脖颈源源不断往下淌,T恤的前胸后背完全被打湿了……
六神无主地回转身,眼见一桌饭菜还冒着腾腾热气,却是人去位空!怅然若失,她再也没了任何胃口。
机械地收拾好碗筷,将剩下的饭菜塞进冰箱,折返客厅,又在原地愣怔……枝头开会的鸟儿叽叽喳喳,仿佛突然苏醒,她走过去打开电视和风扇,然后把不知所措的自己完整地安顿在柔软的沙发上。电视和风扇的动静让房间增加了些许热闹,而她只顾深陷在自己的忧虑里:
不知现场情况如何?不知他们在怎样扑救?他们安全吗?一系列的问题在脑海里萦绕,电视剧就显得格外孤单,剧中人物的对白在房间空洞地回响……
风扇了无头绪一直在原地兜转,一圈又一圈。它的风撩起纱帘,也撩起安雯未挽起的长发。长发不断拍打她,但因力度不够,就显得外强中干。安雯不为所动,这些年的经历碎片,一一在她眼前浮现……
结婚近20年,因为军人职业之故,根据组织需要他在3个省份8个地方工作过。为了这个家,安雯不惜丢掉稳定的工作一直追随他。多年在营区生活,早就习惯了军人的铿锵节奏,懂得他极具军人素养,事事都会冲锋在前,虽然理解“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为人之妻,多愁善感的她,望着茫茫夜色,怎么能够不忧心忡忡!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或许突然想到了什么,安雯抓起手机,漫无目地翻看、定格火情。强大的网络时代,很快就刷到几个现场的抖音、视频。浏览时,她难免心惊肉跳,那咄咄逼人的火龙,似乎随时都会破屏,扑得她喘不过气来。想到邻州曾经的山林大火,想到这个季节极易转向的山风,想到救火人员的受伤、牺牲……墨色活生生一次又一次将安雯吞噬,她扑倒在沙发上,眼泪像决堤的河流……被打湿的抱枕,在她的脸下束手无策,它的柔软再也无法安抚她……
不知过了多久,安雯不顾一切爬了起来,她红肿着眼睛,拿起手机又放下,这样几次三番,军营锻造的觉悟一再提醒她,不能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打电话惊扰他们。按捺下去所有念头,她在房间里下意识来来去去,下意识调整自己的情绪,但却始终难解心底的忐忑,直到夜色深沉,万家灯火熄灭,路灯孤独地照射人间……
这是一个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的夜晚!
朦朦胧胧到第二天早上8点多钟,因之前的旧疾,安雯需要赶往医院接受复查。强打精神草草梳洗后出门,手机提示音响了,如同打了鸡血,安雯赶紧打开,留言说他们昨晚安全抵达并于现场展开扑救,目前正在开挖隔离带,火势范围显然可控,让她安心。
安雯怎能安心,好不容易等到复查结束,她打电话过去,铃音一直响着,但却无人接。心急如焚,真想插上翅膀飞到现场,看看他们是否安全!
赶公交车下车再折道步行爬回位于半山腰的家里,安雯气喘吁吁跌坐在沙发上,右手不经意触碰到了靠垫下几张硬硬的卡片……像触电般,又好像雪上加霜,她缩回手,眼里突然湿润……似乎心有所动,又仿佛心知肚明,她并未低头探看,只是起身远远离开了那个“触目惊心”的靠枕。
就在她沮丧伤感、无心吃饭、无心喝水的灰暗之余,万万没有想到“柳暗花明”,社区负责人打来电话,问她是否愿意参加社区志愿服务队,为救火人员配送给养,若同意,请于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集合。
真真应验了那句“机会照顾有心人”的老话,灾难面前,能和官兵们比肩,为火情贡献微薄的力量,这是每个公民的基本觉悟,同时又能亲临现场获知他们的消息,二者兼得。此刻,看着头顶的钟表,安雯甚至有点不该有的小兴奋!
想到要去一线支援,她激动地拿出冰箱的剩菜剩饭,将昨晚的回锅肉、小炒和一碗米饭在微波炉里加热并“扫荡”得一干二净,之后下山赶往社区指定地点集合。
大家在有序指挥下,将各种给养按供给地点分配,然后迅速归类分装,再随车出发。此时已是下午6点多钟,正值下班高峰期,加之火情紧急救援,路上车辆拥堵,但遇到执行特别任务的运水车、应急救援车等,市民自觉地让车让道,以便让应急车辆快速安全通过。“火灾无情人有情”,大难当前,市民的精神觉悟值得称颂。安雯在心里暗暗地感叹赞许。
安雯所在服务队的车辆也是被让者之一,在即将接近目的地的三岔路口,天色渐渐暗淡下来,空气里飘扬着一股烟火味。山火虽未见,但气氛明显紧张,指挥交通的警察神色凝重;管控路段路口一律由警察值守;夜宵排档照样开张,而大多数市民则显得沉重,他们互相议论着,往火场方向不断探望、拍照……
闪过形形色色的街景,安雯所在服务队的车辆很快抵达,几位穿着迷彩服的民兵值守在那里,安雯从后座斜侧看过去,虽然无法看清他们的脸,但肢体语言无不显示着他们的透支!突发的火情,严峻考验着扑救人员的体力和毅力,安雯默默地向他们致敬!
进入大门,拐过几个急弯,安雯和同伴到达配送的第一站——凤凰花公园观景台。观景台上停满了各式待命的车辆,待命人员神色严峻;前方栏杆处,拿着对讲机的一位男子和一位女士,虽然看不清他们的装束,但凭直感,安雯觉得应该是应急管理人员,此时他们收回审视的目光,然后掉头,雕塑般地凝望着栏杆对面的山。安雯和服务队人员手脚利索地将盒饭、水等给养递交给相关人员,短暂回头的一刹,透过凤凰树的花叶,她看到对面山梁长烟升腾、火焰熊熊,
来不及多看几眼,短短几分钟,此次配送就宣告结束,安雯和同伴马不停蹄抄近路继续赶往另一配送点——火灾抢险指挥部。
拐弯抹角的狭窄山路,周围荒草丛生,似乎久无车行,崎岖的路面,车轮带着尘土飞扬,令人不敢相信导航。终于在一个小垭口看到一对老夫妻,在他们的热情相指下,沿着近似荒芜的乡村小道,顶着半空的烟雾,半小时后,车辆终于抵达。停车的刹那,透过车窗玻璃,安雯生平第一次近距离看到那样凶猛暴烈、那样震撼人心的冲天大火。
那火,像发疯的怪兽!在夜幕的烟雾里,它野蛮地扩展着所有的爪牙收割成片山林。那肆无忌惮的阵势,似乎企图要把整座的山完全席卷在它通红的手腕之下……
然而只是一瞥,就听到车外现场工作人员手持喇叭喊话,告知服务队不得下车,只需将给养从窗口递出即可。收回震惊的目光,安雯和队友打开车窗,浓烟和炙热瞬间闯入,队友们有人开始咳嗽。冒着炙烤和烟熏,戴着安全头盔的现场工作人员把盒饭、水等给养迅速接出,然后叮嘱她们赶快关好车窗,不得停留,立即返回。
服务队的车辆在狭窄的空间掉头。林木“噼噼啪啪”燃烧的声音还在耳膜里巡回穿刺,来不及多想,就近的灯光闪过,安雯一眼定格到了自己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身影!那一刻,时间仿佛窒息,她下意识双手捂住嘴巴,屏住呼吸隔窗相望,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和几位现场工作人员围站在一起,不知在比画什么……迷彩服们虽然灰头土脸,但个个目光炯炯。就在他们身后,不断有消防队员的身影疾速闪过……而近在咫尺的火龙,气焰是那么的嚣张,锋芒是那么的逼人……
心悬到嗓子眼,却不能喊一声爱人的名字!悄悄闭上眼睛,此刻,随着归途车辆的颠簸,安雯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祈祷山火早早熄灭!祈祷他们安全归来!
当然,这又是一个难忘的不眠之夜,安雯家的顶梁柱彻夜未归。
凌晨6点钟,救火人员依旧在火场,安雯担忧犹存。好不容易煎熬到9点钟,一条消息弹出:据山城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消息,经多方力量扑救,明火于5月7日4时26分被全部扑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次生灾害。目前救火工作已经全面转入火场清理看守阶段。
明火已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次生灾害,这正是安雯心中期盼的结果。接下来电话急促响起,听筒中传来他沙哑而喜悦的声音:火灭了!但还有一些收尾工作需要完成……
压在安雯心上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愁容展开,比对着着火山脊前后两张截然不同境况的照片,欢呼雀跃已不足以表达安雯此刻的欣喜……回首,望向沙发上那个“触目惊心”的靠枕……
救火前,他将身份证、社保卡、银行卡悄悄压在下面,唯恐粗心的她看不到,就有意露出“冰山”一角……安雯心有所动,眼里再次湿润……
抓捕逃犯、维稳、救灾、抗洪,哪次不是这样!就让那些卡、那些证原封不动,和曾经一样,假装自己从未看到!
5月7日中午,平安归来。卸下了重担,风轻云淡,他的呼噜声迅即欢唱在家里的每一个角落。睡者心安,安雯亦心安。
跨时3个日夜,历经32个小时,毋庸置疑,他们付出了超乎常人想象的力量,换来的是整座城市的安全和人民生活的安宁。当日子归于宁静,安雯却永远难忘那场熊熊的山火,那无法安眠的夜晚,那惊心动魄的32小时。他们是单位的骨干,也是家里的“顶梁柱”。此时此刻,站在窗前,越过层峦眺望着远方那座黑乎乎、寸草不见的山,有一句话一直在安雯心间回荡:“所有的岁月静好,都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