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小稻蛙勇“闯”上海滩

务子田村首批4000余斤生态蛙运往上海

本报讯(张东沛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媛)近日,一辆装载了4000余斤人工养殖黑斑蛙的冷链车,从仁和区福田镇务子田村稻蛙共生基地鸣笛启程,驶向上海。这是该基地首批上市的生态黑斑蛙,标志着攀枝花稻蛙成功叩开上海市场大门。

“田里种稻,田边养蛙,蛙可在稻丛中栖息,水稻的害虫由蛙‘清理’,蛙的排泄物成为水稻肥料。这样种出来的稻谷无化肥、无农药;养出的蛙肉质细嫩、肥美,深受北上广深市场喜爱,销路不愁。”基地负责人张伟介绍,预计每亩田产稻1400余斤、产蛙3000余斤,亩产值超4万元。

去年底,福田镇牵头引进企业,以“企业+村集体+村民”模式在务子田村打造40余亩稻蛙共生种养基地,探索“一水两养、一地双收”的农业生态循环发展之路。如今稻壮蛙肥,村民每亩土地出让金加分红超3600元。“今年,不少村民纷纷拿出土地流转给村集体,预计明年扩大到300亩。”务子田村党支部书记周贵禄对基地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目前我们销售的都是活蛙,价格随行就市,不稳定。”张伟说,接下来,还将新建蛙苗孵化基地、蛙深加工厂、水稻包装厂等,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 幸福生活像花儿一样

  •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 “双攀”融合发展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 花开正当时

  • 让枫桥经验在金沙江畔焕发勃勃生机

  • 小稻蛙勇“闯”上海滩

  • 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攀枝花日报社、攀枝花市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30005
    川公网安备51040202000047号
    蜀ICP备2023016275号-1
    Copyright© 2010 - 2025 pzhk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