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副刊 上一版   

水墨氤氲间 尽显雅韵风骨

《寻梅抚琴图》

《松月独斟图》

《坐莲图》

《竹石品茗图》

《竹蕉煮茶图》

《围炉煮茶图》

□李红松 文/图

“休说金樽邀月,且就竹窗下,分泉煮茗,听松风入弦。”

宣纸上的墨痕未干,便已洇开千年文脉。当童子煽起的茶烟漫过宋瓷茶盏,琴弦震颤的余韵掠过魏晋竹林,玉樽里倒映的月光漫过盛唐山水,画中高人雅士的举手投足间,早已不是简单的生活摹写——那是中华文明刻在骨血里的精神图腾。

茶烟里藏着“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待客之道,琴弦间流淌着“大音希声”的哲学思辨。画家以笔为刃,在绢帛上剖开的不仅是水墨世界,更是民族的精神原乡。

在算法速食文化的当下,这些被墨色浸润的传统文化灵魂愈发显影为文明的吉光片羽。当我们困在“996”的格子间里计算人生性价比,画中高人雅士却在煮茶时悟透“水沸三候”的时间哲学;当我们在信息洪流中患上“知识焦虑症”,抚琴者正以“手挥五弦,目送归鸿”的姿态校准生命的弦律;当我们在社交网络里表演“人设人生”,月光早已照见月下品茗者灵魂的真容。

当下如何守住人生的精神坐标系?或许答案就藏在这一炉茶烟、一张琴瑟里:文化自信,是让千年传承的精神基因,在当代生活的肌理中重新生长出枝叶。

一幅画作,在方寸笔墨间,照见天地与人心的无限乾坤。

  • 水墨氤氲间 尽显雅韵风骨

  • 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攀枝花日报社、攀枝花市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30005
    川公网安备51040202000047号
    蜀ICP备2023016275号-1
    Copyright© 2010 - 2025 pzhk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