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松 杨萌 林芝
2024年8月16日,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收到了一枚毛主席像章,正面刻有“颗颗芒果恩情深”几个字,还有2颗芒果的图样。
这枚像章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这还得从一篮芒果的来源讲起。1968年,一位外国友人访问北京,送给了毛主席一份礼物——一篮芒果。在当时,大部分人都没见过如此新鲜的热带水果,这篮芒果在大家眼里显得弥足珍贵。当时毛主席直接把这篮芒果送给了北京的工宣队,让工宣队转送给具有代表性的工厂。然而,芒果不过十几个,很快就不够送了。有人想出了办法,用仿制芒果代替。因此,北京轻工系统的技术人员按照鲜芒果的大小、外观、形状等研制了塑料仿真芒果,送给全国各地工人阶级观赏。在收到芒果后,所有工人都热血沸腾,工作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为了传递毛主席对工人阶级的亲切关怀,艺术家们又将芒果模样刻在毛主席像章上,这就是这枚像章的由来。
攀枝花以前是没有种植芒果的。1968年10月23日,攀枝花也收到了毛主席送的这份珍贵礼物,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芒果展示,许多人激动地说:“北京离渡口虽千山万水,但毛主席和咱们心连心,见到了金色芒果就像见到了毛主席。”
1964年,果树专家杨从金从云南河口农场调到攀枝花参加三线建设。他听说攀枝花有很多木棉树,根据木棉树的种植条件,马上联想到可以尝试种植芒果,便携带了一株象牙芒果苗来到攀枝花。在看到毛主席送的芒果也是象牙芒后,杨从金更加坚定了要将象牙芒果苗种在攀枝花。从此以后,象牙芒就在攀枝花诞生了。
此后,市林业指挥部从广西农科院引进芒果品种51个,嫁接繁殖做绿化树种。
再后来,市里将芒果生产纳入水果基地建设项目中,以仁和区大龙谭乡混撒拉村首次种植320亩芒果作为引领示范,开启了种植芒果增收致富之路。
1996年,原农业部长何康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华南热带作物学院院长黄宗道等专家,来攀枝花多次考察后,提出了《在攀西地区发展10万亩一流的优质芒果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议》。从此,攀枝花芒果进入飞速发展快车道。
如今,攀枝花芒果早已享誉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