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庭燕
儿子高考结束后,我们终于可以搬回仁和的家住了。这是我天天盼望的事。我和老公早早收拾好出租屋里所有的东西,塞了满满一车。在爸妈家吃了晚饭后,我们就带着小狗豆豆匆匆忙忙开车回家。
儿子在瓜子坪读高中,高三下学期,我们在瓜子坪租了一个小房子开始了陪读生活。我们租的房子就在学校旁边,原本是老旧房改造后出租的,条件比较简陋,甚至没有煤气,但是离我爸妈家很近。我们便在爸妈家做饭、洗衣服,晚上才回出租屋里睡觉。
我和老公结婚之后就搬离了爸妈家,尽管我们时不时会回爸妈家做饭、干家务、陪父母聊天,但是像这样和爸妈朝夕相处,20多年来还是第一次。每天,老爸老妈负责买菜,我上班就是老妈做饭,我不上班就是我做饭。一家5口,吃的口味也不一样。老妈有糖尿病,不能吃甜食,老爸吃得比较咸,而我和老公、儿子平时喜欢吃带一点甜味的东西。我在家的时候,尽量考虑爸妈的口味,也满足老公和儿子的喜好,每次都会做很多菜。一家人相处半年,可以说是其乐融融。
而今,孩子高考结束了,我们也该搬离了,爸妈有自己的生活,我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对于孩子来说,高考结束,他就19岁了,已经成年了,迈过了高考这道坎,意味着他将要飞离我们的家了。9月,他将出去上大学,以后,他的卧室,只有寒暑假才会有他的身影了。
我在儿子的卧室整理他的衣物时,心里隐隐有些不舍。龙应台曾经说过:“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拥有,唯有父母之爱是为了放手,就像爸妈对我的放手,就像我对儿子的放手。在儿子年幼时,我唯恐他摔了、伤了、冷了、饿了。随着他渐渐长大,步子越来越稳,他有了自己的主见,有了他自己的思想,有了他的朋友,不再依恋我的怀抱,我只能站在一边默默地看着他,因为他是我的骄傲,就如同当初我是爸妈的骄傲一般。
拿到大学通知书后,儿子就开始放飞自我,可以一整天不着家。当我在老妈老爸那儿抱怨的时候,老妈笑着说:“你也曾高考过,当年还不是一样。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放出去的风筝,总想乘着风飞得更高更远,有时总想挣脱父母手中的那条线。这个时候,我们当父母的要学会放线,不要让手中的那根线成为掌控孩子的工具,而是要让它成为支撑孩子飞得更高的信念,让孩子在父母的牵挂中拥有自己更好的人生。”
是的,孩子终究有他自己的人生,当父母的只需要静静地站在小路的另一头,将心中沉甸甸的关爱化作手中的那条细线,让孩子无论飞得多高多远,都能找到回家的路,永远不会迷失。家,永远是守望他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