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色

  □罗辉

  这是一个初春的中午。

  车子如一只在波峰浪谷中摇晃的小船,颠簸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这次我们的目的地是米易的一个偏远工地,采访的对象则是一群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电气设备修理工,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当过兵的人。

  车子连续拐了几个弯,停了下来。睁开眼,我的眼前被一片粉色环绕着,满山的桃花,争奇斗艳,煞是惹眼,连空气中都漂浮着花粉的味道。同行的司机刘师傅笑了起来:“大家都坐好了,这截路颠,不好走。”随后,他看了我一眼,满脸笑意地说:“转了这个弯,别说桃花,连太阳都不见了。”我疑惑地望着他。但随后的几里路程,在我的头几乎撞上车顶又被狠狠甩到座位的时候,我理解了他所说的“颠”的分量。果然,一路走来,太阳也似乎变得吝啬起来,从刺眼的阳光到温柔地照射,我甚至感受到一丝丝的寒意。

  百无聊赖之际,我和刘师傅攀谈了起来。“这么多的岔路,你怎么都能记得住?”“呵呵,我在这开了十几年的车了。”刘师傅自豪地说了起来:“从1989年复员分配后,我就一直在电气工程施工队里干,来来回回每天要跑好几趟呢。”顿了顿,他突然说道:“你们呀,真应该好好看看我们这群小伙子们,看看他们是怎么干活的!”

  快到工地时,车子晃动了几下,停靠在了路边。

  我抬起头,不远处晃动着一群电气设备修理工的身影。白色的安全帽,沾满机器油污几乎分辨不出颜色的蓝色工装,还带着嘈杂的声音。我遥望四周,怎么也找不到整齐划一的电气设备。带着满脸的疑惑,我迅速跑到前面才发现,原来是一条冰雪消融的深沟挡住了去路,和着淤泥,污水蔓延到了四周。我艰难地跳跃着,总算找到了一块可以落脚的高地,却看见司机刘师傅早已跳进了站满人的深沟里,和周围的人熟悉地打着招呼,一起麻利地将淤泥用铁锹铲出来。看着没膝的污水,我想象着初春那刺骨的寒冷,不禁一阵寒颤。半个小时过去了,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污水与淤泥四处飞溅着,竟没有一个人在意,仿佛在参加一项很有趣的活动,到处都是粗犷、铿锵有力的劳动号子声……路面渐渐平了,细心的工人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石子。随即,我看到了身后跟来的一辆辆满载电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运输车呼啸而过,大家互相笑了一下,和刘师傅打完招呼后,跳上了值班车。

  我们重新又回到了车上,继续我们的路程。我看到刘师傅因在水中长时间站立而张开“嘴巴”的皮鞋,不禁笑了起来。刘师傅也不好意思地咧开了嘴,笑道:“现在皮鞋的质量越来越差了,上山还是劳保鞋耐用!”“什么样的鞋也经不住你这样的用呀?”坐在前排的老马打趣道。“我这算什么?看看那些小伙子们,那才叫棒。虽然从部队转业到了企业,但工作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换了个阵地。他们在这儿干的活儿,苦、脏、累,为了客户长年累月地奔跑在这深山里,可没有一个人因为这吭过一声?我记得呀……”刘师傅还在滔滔不绝地讲着他们的故事,而此时的我,思绪纷飞,眼前仿佛依然晃动着那沾满油污的蓝色工装、咧开嘴巴的皮鞋,耳朵里充斥的是那粗犷嘹亮的劳动号子……

  这一刻,我突然间明白了“血性是军人永远的底色”这句简单而又内涵丰富的话语。

  我催促刘师傅快点开车,因为我知道,那群年轻的电气设备修理工——这些奋战在前沿阵地的“兵”们,一定还有着更多不平凡的故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副刊
   第04版:公益广告
攀枝花凉爽之秋漫谈
可亲可敬的胡老师
和谐共生(组章)
图片
本色
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