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科技创新 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三论深入学习贯彻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科技创新能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明年要扎实抓好的重点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释放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作为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力量。今年以来,从统筹实施6个重大科技专项,围绕六大优势产业细化建立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到前瞻布局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四川谋新局、抢先机,一直在布局新质生产力上加码。当前,四川正处于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发展转型最吃劲的紧要关头,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以“新”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好成绩。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四川是科教大省,要全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高水平建设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等,加快构建大科学装置集群,形成空间集聚的高能级创新矩阵;要打好创新突围攻坚战,统筹实施6个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和人才培养引进;要建好成果转化孵化器,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更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产业支撑直接决定现代化经济体系质量。做强产业支撑要统筹好“新与旧”“长与短”“大与小”三对重要关系。新与旧立足产业种类,要深入实施产业新赛道争先竞速行动,逐步释放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培育未来产业,努力塑造产业增长新动能。同时,不能“喜新厌旧”,还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促进多业态交叉渗透、多模式融合发展。长与短立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持续锻造长板、加快补齐短板,做大做强六大优势产业,全面推进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强化产业链薄弱环节攻坚,不断提升产业韧性和安全水平。大与小立足企业主体,要开展100户大企业大集团、行业前20强企业扶优扶强,也要精心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行业隐形冠军、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一批“小巨人”企业,形成更多新的产业支撑点。

  明年经济下行压力不小,但四川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仍然较多。今年前11个月,全省六大优势产业、高新技术制造业和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均跑出“加速度”,全省共有29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数量创历史新高……这些都为我们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提供了坚实支撑。面向未来,四川要坚持做好科技创新大文章,以新质生产力为强劲引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原载12月27日《四川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三论深入学习贯彻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鞠萍“姐姐”寄语攀枝花青少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强调~~~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
~~~吴群刚带队到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开展市情教育 范继跃林建国李仁杰李东等参加
~~~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 吴群刚代表市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并讲话 范继跃安排部署经济工作
《新时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暨百强榜(2024)》发布~~~
~~~将持续至2025年2月中旬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综合
   第04版:公益广告
坚持科技创新 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4年智能制造市州行活动在攀举行
机关党建“红色引擎”添动能
央视《大手牵小手》栏目组来攀考察
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 在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习近平向中吉乌铁路项目启动仪式致贺信
重温建市初心 传承三线精神 勇担时代使命凝心聚力开创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新局面
中共攀枝花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
攀枝花市上榜5个榜单
攀枝花2025年元旦、春节迎春消费季开启
谈判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