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傈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基地,研学人员可以参与非遗活态传承,近距离观摩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亲手尝试制作傈僳族特色手工艺品,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
县域南部,建成拥有钛陶馆、村史馆、文化田园、民族文化长廊、零碳示范、无人机培训等研学内容的昔格达研学旅游营地,集研学、亲子、观光、文教等多重功能于一体,是可以满足不同年龄阶层的综合性研学旅游营地。
招引建设投入大,“研学+”项目全时呈现
盐边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文旅项目建设进度,夯实“研学+”产业发展基础,全力邀客入攀、引学入盐。
先后邀请京能集团、四川金杯半山集团、浙江铭扬文旅集团等企业,围绕打造二滩湖水上运动、低空经济、游艇观光、休闲垂钓等业态,对桐子林库区、千田湾、欧方营地、二滩展览馆、三滩傈僳非遗传习所、中方营地、二滩港、红果码头、渔门岛等逐一实地考察,加快推进“二滩一湖水”公交化运营、观光化发展。
围绕“红格一座城”文旅产品培育,推进岩羊河公园、绿谷水街等呈现,着力促成红格竞训基地扩能改造;加快金芋健现代农业公园一期建设,呈现集种植、研创、生产、游乐于一体的“千亩现代农业公园”;扎实推进联合村和美乡村建设,引进南京漫耕、成都锦府驿等文旅企业投入,逐步启动智慧乡村建设项目、联合古村落修复保护项目、乡村推荐官驻地项目。
持续推进乡村民宿、露营旅拍发展,完成锦府驿·观山等20家特色民宿打造,建设马掌溯溪营地、听风萤地等一批“网红露营地”;充分发挥川派餐饮创新发展先行区优势,丰富“天府名菜宴”“葚时美宴”等五大主题宴和“傈僳族手抓饭”“刨汤宴”“花鱼记”等十二道风味餐;依托盐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策划推出精品研学旅游线路6条。
新质生产力加持,“研学+”产品适宜全龄
“研学旅游离不开好故事,盐边具有天然的发展研学旅游的优势条件,但需要培养一批能讲好故事的人,这样才能让地方特色插上文化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天地。”日前,2024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行业研学旅游指导师技能竞赛在红格镇举行,裁判周小丁对盐边研学旅游发展提出建议。
盐边当然不缺好故事,更不缺讲好故事的人。
研学旅游,是在历史、文化的“烟火气”中,具备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的活动。为全面打造入盐深体验、微度假、慢生活的研学游产品,盐边县从特色产业到推动产业的人,都努力通过新质生产力赋能,给予研学游最佳的“剧本”——
今年以来,盐边县在格萨拉生态旅游区举行了“爽爽夏季 慢漫生活”2024年格萨拉少数民族火把节暨羊奶果采摘活动;在红格镇联合村举办了“联合读蔬日,做个读蔬人”主题活动;在惠民镇贡米种植基地兴隆村举办了第三届稻田音乐会……丰富的活动吸引了数以十万计的游客乐在研学之中。
随着龙佰集团、美利林公司等大项目在盐边钒钛开发区的强链、扩链、延链,盐边县深度开发“研学+工业”,让研学人员可以体验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更能体验到钒钛新材料的“千变万化”。盐边县域水风光资源富集,清洁能源总装机426.2万千瓦,其中“中国水电丰碑”二滩水电站更是打造出独县特色的“水电+研学”课程。
为充分打造文旅新业态,盐边县充分运用和借助科技手段,通过引进创意人才、孵化潮玩等方式,创新无人机+ VR眼镜技术,实现让游客体验空中飞行游览二滩湖、龙头山杜鹃花海等自然风光的实景感受。
今年以来,全市各研学基地接待成都七中、云南师范大学、成都工业学院等院校及研学机构来攀开展主题研学活动102批次、4万人次,盐边县成为最活跃的县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