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停车发电两不误 “光伏+车棚”创新模式引领低碳发展 版次:03  2025年07月24日

□曾馨仪

攀枝花钢城集团联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城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成功将光伏发电系统与停车场设施有机结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清洁能源生产的双重价值。

经过前期多次与国家电网公司沟通入网政策,于2024年底取得入网接入意见,历经3个月的建设,联城公司在钢城经贸大厦打造的4000平方米光伏车棚示范项目已正式投入运营。该项目作为太阳能发电技术在城市生产生活场景中的创新应用,日前已顺利通过国网攀枝花市东区供电公司的全面调试与验收,并成功实现并网发电。

与传统停车棚相比,该项目采用光伏发电组件替代常规膜结构顶面,不仅具备遮阳避雨的基础功能,更实现了清洁能源生产与经济效益转化的双重突破。据联城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当前系统所发电量主要用于满足大厦主体及充电站用电需求,余电可并入电网。在理想光照条件下,日发电量最高可超过4500千瓦时。”

据介绍,该项目工程已建成快充充电桩10个,同时还预留了超级快充充电空间,为未来大功率充电需求提供扩展能力,并实现新能源发电与电动汽车充电的闭环应用。

根据规划,钢城经贸大厦光伏项目总建设面积约4000平方米,总装机容量提升至730千瓦,年发电量预计达93.8万千瓦时。在结构设计方面,项目采用单立柱支撑体系,关键节点经过力学优化,确保结构稳定性;挑高式棚顶设计既提升了停车便利性,又保证了光伏组件的最佳采光角度。特别设计的防水导流系统可有效应对多雨时候气候条件。

钢城集团“光伏+车棚”创新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城市空间的多功能利用提供了全新思路。该项目通过土地复合利用,实现了在不占用额外土地资源的情况下,完成新能源基础设施部署的空间价值,以及通过电力销售和自用电替代,创造持续性收益流的经济价值。

随着城市新能源应用的深入推进,此类创新模式有望在更多场景复制推广,为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样本。联城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优化技术方案,探索光伏与城市基础设施的深度融合,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