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我当社区博物馆讲解员 版次:04  2025年06月13日

□仇宝德

“尊敬的各位来宾,欢迎大家来到攀枝花城市原点。

攀枝花,位于祖国西南横断山脉川滇边界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处,是古代‘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这里有险秀旖旎的风光和神奇的传说,三国时代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在这蛮荒之地演绎了七擒孟获的千古史话。

大家现在所看到的兰尖铁矿1970年投产以来,几代矿山人依靠科技,加强管理,创造出神奇的业绩,1979年达到设计年采剥总量1690万吨,生产钒钛磁铁矿650万吨的目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每年均超设计30%以上,相当于国家不投入一分钱,又建了一座中型矿山。建成至今,采出的矿石用100吨的矿用火车运装,车辆首尾相连,足以绕地球一周半,成为攀钢名符其实的‘钢铁粮仓’。”

这是2024年10月,我在兰尖故事博物馆为四川政协文史委员代表们讲解的一个片段。

没想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被东区瓜子坪街道聘为义务讲解员,当上了兰尖故事博物馆的讲解员。

为当好兰尖故事博物馆的讲解员,我做足了功课。我先后来到朱兰铁矿采场、攀枝花平峒、攀钢钒生产现场和大田会议地址、攀枝花中国三线博物馆参观,领略建设者们的风采,感受钢铁工业的宏篇巨大和城市建设发展变化。我去市档案馆,市建设档案馆,市史志办和攀钢档案馆,翻阅查找攀枝花三线建设书刊,记录攀枝花三线建设相关资料。一处处遗址旧地,一件件珍贵文物,一份份历史文献,一幅幅音像图片,一个个奖杯证书,都见证了创业者和建设者的神奇创造,是攀枝花发展历程的浓缩,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我先后走访了上百位三线建设者,收集有价值的三线建设史料,有全国劳模、开发矿业闯将赵清志;一心扑在设备技术改造上,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潘洪模;誓为荒山披绿装,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桑茂信;矿山雄鹰,兰尖铁矿水文地质高级工程师沈世荣;1964年来到矿山的采样队员文成诗和刘修家;参加过狮子山万吨大爆破生产施工的易家庆,李代义和夏时龙;被冶金部命名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的兰尖铁矿女子钻机班的万西莲和周翠萍,还有很多默默无闻的三线建设者,他们有太多平凡而令人感动的故事,他们为攀枝花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些人物故事给我的讲解增添了新内容,新亮点,也使我的讲解生动起来。

我深入挖掘三线建设者背后的生动故事,精心打磨兰尖故事博物馆每一件展品,每一个物品背后生动有趣的故事,让文物发声,让历史说话,让三线建设从史料记载转化为鲜活教材,传播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种子,激发参观者的奋斗热情。

我还利用外出的机会,到全国各地博物馆参观学习,先后去了北京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青岛市海洋博物馆、郑州市河南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等,观摩学习别的讲解员的讲解风格,博采众长,丰富充实自己。

三线建设凝聚着攀枝花建设者的奋斗历程和光荣历史,三线精神带给我们思想启迪和精神滋养。我要当好兰尖故事博物馆讲解员,讲好三线建设者的故事,传播正能量,汇聚新力量,为共富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