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窗台上的花都开了 你可以慢慢回了 版次:04  2025年05月12日

□肖庭燕

这几日,我的家族微信群里可是炸开了锅,上至我年逾古稀的姨妈姨父,下至我十几岁的侄儿侄女们,一大家子人都在群里各抒己见,争论不休,简直是热闹得很。原因呢其实很简单,我的大姨父在微信群里给清明节回老家祭祖的大姨发了一条语音:“菊,家里窗台上的花都开了,你可以慢慢回来了。”

我的小姨在群里说那是世上最动人的情话。小姨还在群里说:“燕子,你平时喜欢写风花雪月的东西,你能找一句比你大姨父说得更动人的话语么?”于是,我搜肠刮肚地寻找动人的“情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我的表哥表嫂们纷纷在群里笑我:“燕子,你说的太深奥了,我们都懂不起,更别说大姨他们那辈人没读过多少书了,还是大姨父那句话质朴中见真情。”

是的,大姨小时候只读了高小,就由于家里穷而辍学了,但是大姨父可是他们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大姨父年轻的时候,长得一表人才,诗词歌赋样样都有一手,是我们乡里屈指可数的文化人。就这样一个文化人,偏偏爱上了我的大姨,而且是一见钟情那种。当时,大姨父遭到了他那个家族所有人的反对。可是,爱的种子一旦在心里扎根,即便是星星之火也可以成燎原之势,为了表示决心,大姨父给我的老外公写了一封信,一句:“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结草衔环,永不相忘。”就让我那年少时读了多年私塾,知书达理的外公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宝贝女儿亲手交给了他。古有卓文君被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打动,甘愿当垆沽酒,后有我的大姨父越过门第的偏见,勇敢地与所爱之人“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大姨年轻时,尽管没读多少书,却很喜欢大姨父陪着她读唐诗宋词。偶有遇到不会读的字和不懂得意思的地方,大姨会轻轻浅笑着让大姨父握着她的手教她书写。现在回想起幼时看到大姨父教大姨写字的场景,让我很容易就想到欧阳修《南歌子》中写的:“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我的大姨从摽梅之年和大姨父结发成夫妻,到如今年逾古稀,50多年光阴,两个人举案齐眉,恩爱有加。他们一起抚养3个孩子长大成人,一起含饴弄孙,一起侍奉双方老人颐养天年。

当年吴越王钱镠给他的夫人信中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9字而已,平实之中,满是厚意浓情,清代学者王士祯评价此二语“艳称千古”。

风里雨里,家人们都在等您。